24/7
海通证券:电力中报将至,三季报或更可期

海通证券:电力中报将至,三季报或更可期

上周煤炭价格先跌后涨,进入震荡期。临近发电旺季,高温天气来临,煤耗上升明显,来水又不及往期,电厂本来主动去库,现又开始累库。上周前 2 日煤价从 820 元/吨下跌至 808 元/吨,后 3天又反弹至 830 元/吨,6 月以来一直在 800 元/吨附近震荡,煤价有企稳迹象,但沿海八省和内陆 17 省的煤炭库存却仍在不断累积,压力仍存。海通证券认为对电厂来说,若缺电,电价或上涨,有利火电;若来水较好不缺电,煤价或下跌,也有望推升行业盈利。7 月中报将至,二季度煤价相较一季度更低,电厂盈利可期。现阶段往后,电力的性价比或将越来越明显。
德意志银行聘请摩根士丹利老将Kim担任亚太并购业务董事长

德意志银行聘请摩根士丹利老将Kim担任亚太并购业务董事长

德意志银行已聘请摩根士丹利交易撮合者Samuel Kim,这家德国银行继续加强其在亚太地区的投资银行业务。Kim将加入德意志银行,担任亚太区并购业务董事长。备忘录指出,他将常驻中国香港,并向德意志银行亚太区投资银行业务和咨询负责人Mayooran Elalingam汇报。
中国香港6月汇丰制造业PMI 50.3,前值50.6。

中国香港6月汇丰制造业PMI 50.3,前值50.6。

中国香港6月汇丰制造业PMI 50.3,前值50.6。
苹果突然削减Vision Pro产量 ?多家上市公司紧急回应了

苹果突然削减Vision Pro产量 ?多家上市公司紧急回应了

日前,有媒体报道,多名直接了解该设备制造过程的人士对媒体透露,苹果已被迫大幅下调了明年Vision Pro的产量预测,头显设备设计的复杂性和生产的困难,是苹果无奈缩减产量目标的原因,而推出更廉价版本的计划也将不得不推迟。针对上述减产消息,7月4日,立讯精密投资部门相关人士回应,因为有保密协议,对具体客户的事项不方便透露。与此同时,科瑞技术董秘办表示,公司有生产AR、VR设备,但具体客户的相关情况不方便透露。此外,博众精工董秘办对媒体回应,公司负责Apple Vision Pro的组装,目前还没有收到关于削减产量的通知。从资本市场角度来看,目前产业链并未受到苹果Vision Pro减产传闻影响。(证券时报)
中信证券:TOPCon电池扩产加速N型浆料放量 头部浆料企业盈利能力有望触底反弹

中信证券:TOPCon电池扩产加速N型浆料放量 头部浆料企业盈利能力有望触底反弹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近期以硅料为代表的上游产业链价格加速下行,预计随着硅料价格的见底企稳,产业链库存去化叠加终端组件价格具备明显性价比有望带来装机需求和排产的逐步提升。另一方面,TOPCon电池由于工艺成熟度仍需持续提升,导致N型电池产能释放或不及预期,从而有望支撑N型电池产品维持一定溢价,间接推动N型浆料维持高附加值,预计随着下半年TOPCon电池产能的陆续投放,头部HJT产能生产成本或将于2023年底之前与PERC打平,进一步推动高附加值的银铝浆、低温银浆放量,头部浆料企业盈利能力有望触底反弹。
华泰证券:计算机行业整体处于产业逻辑上行周期

华泰证券:计算机行业整体处于产业逻辑上行周期

华泰证券指出,计算机行业整体处于产业逻辑上行周期。在这个上行周期中,AI&信创&数据要素三个板块轮番演绎,驱动板块行情整体向上(2022/10/10-2023/7/3区间涨幅49.4%)。从2022年10月份开始,三个板块行情演绎的顺序:信创、数据要素、AI。影响不同板块行情演绎的因素为:产业逻辑、产业基本面、估值三个要素。这三个因素在不同的板块都在寻找一个最佳匹配。产业逻辑是基础,在产业逻辑成立的前提下,产业基本面的兑现节奏与估值位置形成匹配。我们认为,目前信创处于产业基本面与估值位置不匹配的位置,值得关注。
中金公司:新型电力系统转型迫在眉睫 建设亟待加速

中金公司:新型电力系统转型迫在眉睫 建设亟待加速

中金公司指出,随着新能源装机的快速增长,电网消纳瓶颈逐渐显现,同时电力保供压力犹在,新型电力系统转型迫在眉睫,建设亟待加速。我们看好电网投资增速持续稳健增长以及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下半年三条投资主线:配电网、用户侧与虚拟电厂、电力设备出海。
中信证券:新一轮生物类似药浪潮来临 给予“强于大市”评级

中信证券:新一轮生物类似药浪潮来临 给予“强于大市”评级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生物类似药产品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得到各国药品审批和监管的政策支持,而欧美市场相比国内有着更高定价水平。随着新一轮生物药重磅单品专利到期,全球正迎来新一波生物类似药高速发展浪潮;国内企业则在经过多年积淀后,已具备一定全球竞争力并正积极参与海外市场角逐。复盘全球生物类似药市场和行业新兴参与者Celltrion的发展历史,我们发现具有先发优势品种梯队、规模化合规产能优势的企业展现出较强竞争力和盈利水平。我们认为,国内领先公司凭借本土的研发效率以及完备生物药产业链的优势,有望分享欧美快速增长的生物类似药市场份额并诞生收入10+亿美元的生物类似药全球性企业,市值空间广阔。我们认为2023年是国内生物类似药企业登陆海外国际化市场的关键节点,如推进顺利,相关产品营收/业绩有望迎来快速增长,首次覆盖生物类似药行业,给予“强于大市”评级。
孙正义称AI未来将远超人类智力,应用于所有行业

孙正义称AI未来将远超人类智力,应用于所有行业

软银集团CEO孙正义周二表示,他认为人工智能未来将会远远超越人类智力,并且最终将被应用于所有行业。在东京大学的一次人工智能研讨会上,孙正义将通用人工智能(AGI)比作能够为任何问题提供准确答案的“水晶球”。他还敦促日本不要因为人工智能开发中的电力效率等小问题而分心,否则将导致日本在全球人工智能竞赛中再次落后。
中信证券:看好信创产业链相关软硬件等长期发展机遇

中信证券:看好信创产业链相关软硬件等长期发展机遇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内部政策支持和外部不确定性持续扰动之下,信创产业发展必要性、确定性持续增强。当前信创行业有序健康发展,但市场对板块节奏判断仍相对模糊。我们认为,当前投资关键在于明确信创产业发展节奏,尤其是对行业的发展阶段和该阶段的关注重点应有更清晰的认识。伴随短期信创从党政走向行业,核心产品能力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中期来看,预计信创将成为新兴技术的坚实底座,信创与AI也终将走向融合。我们看好信创产业链相关软硬件等长期发展机遇。